经记者刘旭从北京出发
目前,日资企业品牌面临着中国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。 从9月丰田、本田、马自达等日系汽车企业品牌公布的销量来看,6大汽车制造商9月的销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约35%~63%,平均跌幅达到4成以上,整个日系车陷入困境。
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(以下简称北京亚市)社长迟亦枫在接受《每日经济信息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目前日企品牌没有好转迹象。
而且,德国系、韩国系、美国系、法国系车等的市场份额也在上升。
日系经销商正在考虑投身于其他企业品牌
据悉,丰田汽车9月在中国销售新车4.41万辆,比去年同期减少48.9%。 本田销售了3万4000辆,比去年同期减少40.5%。 日产的销量为7万6100辆,比去年同期减少35.3%。 另外,马自达、三菱、斯巴鲁等日资企业品牌同样销售额大幅下降。
“以亚洲市场为例,日资企业品牌经销商的比例大致在54%左右,这些经销商9月份的销售额出现了50%以上的下跌,情况非常严峻。 ”迟亦枫告诉《每日经济信息》记者。 更令日系汽车制造商紧张的是,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经销商考虑“投靠”其他汽车企业品牌。
亦枫表示,“北京亚洲市内二级经销商较多,比较灵活,对终端市场也最敏感,他们的动向具有代表性意义。” 他还强调,此次事件对日系汽车企业品牌的“重伤度”是以往许多事情无法比拟的。
“毕竟是市场选择造成的。 ”迟亦枫对《每日经济信息》记者说。 日前,汽车咨询机构j.d.power的研究报告显示,中国顾客对欧系车型的购买意向率从2009年的25%上升到了去年的35%,对日系车型的购买意向率从2009年的32%下降到了去年的24%。
“最艰难的是9月中旬,价格最低,也没有销售额。 9月下旬至“十一”期间,市场出现小规模回暖,价格也出现回调。 ”一家日资企业品牌经销商对记者表示。
与经销商不同,日系公司期待着在中国市场全面回暖,丰田、日产、乃至业界最具“刻板印象”的本田,都将快速发展的点固定在了中国市场上。 这个市场环境,无疑给公司重新审视战术,为日系汽车企业品牌的未来带来了非常不明朗的因素。
德国、韩国、美国、法国占领地盘
日系企业品牌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,各系车种分别在日系企业品牌留下的市场空之间吃。
从记者在北京市场的调查情况来看,德系、韩系企业的品牌份额明显上升,美系、法系车型也有所上升,自主企业品牌很少在此次事件中受益。
他晚些时候向《每日经济信息》记者介绍说:“自主企业品牌的下跌趋势很难控制,和日资企业品牌都不在同一竞争区间。”
“在日系企业品牌留下的市场空之间,德国系企业品牌几乎全部占领。 ’从事汽车销售多年的经销商向记者介绍说。
经销商在分析原因时表示,首先,在固有成本的选择上,日系和德系企业品牌区间最近,是顾客最参考的车型,因为它直接受益。 其次,中国汽车市场高端化趋势加剧,想购买日资企业品牌的顾客,直接进行产品升级,德资企业品牌高端模式固有的特点,加剧了这个市场的特点。
根据解体,自主企业品牌必须在此次事件中获得的费用关注没有出现,有些事情出乎意料。 今年以来,自主企业品牌的困难状况还没有改善,非常值得关注。
在市场层面,一家德系企业品牌经销商告诉记者,与往年相比,“十一”黄金周期间的销售额上升了20%左右,有一部分原因是日系企业品牌销售额下降,但这一增长并不是今年以来的增长幅度
作为另一个划分日系企业品牌份额的重要车型,韩系企业品牌也同样感受到了相对轻松的市场环境。 “今年的部分市场份额几乎被德国车型消化了,但从今后几年的情况来看,韩系企业品牌的生存空之间相对较大,并不特别困难。 ”一家东北地区韩系企业品牌经销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日资企业品牌在经历此次危机后,何时会缓解,业内人士表示不乐观。
“作为日资企业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最大规模的危机,目前没有任何复苏的迹象。 ”迟枫向《每日经济信息》记者介绍说,与以往的各种情况相比,此次波及范围广,不明确因素多,由此带来的费用影响依然难以预料。
来源:经济之窗
标题:“日系车企业品牌遭遇危机 德韩系分食市场份额”
地址:http://www.bankjewelry.com.cn/jjsx/2433.html